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

国际论坛 |王杰:做好线下服务整合是解决智慧养老落

2017年9月13-14日,第三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,主题为“积极、健康与智慧养老创新:理论与实践”。来自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王杰博士进行了精彩演讲,根据演讲速记编辑整理的发言内容如下,供读者参阅。


其实我今天讲的应该更多是限于居家养老这一部分。现在的居家养老,其实已经慢慢有智慧化的成分渗透进去了,包括一些信息化工具的使用。在服务链条的各个阶段都开始有智慧的色彩在里面,但是这个跟我们通常说的智慧养老还是有比较大的距离。



作为在实践中的公司,我们其实常常要问自己一些问题。比如我有一个产品,在产品的设计阶段,或者在产品即将投入市场的时候,首先会想我这个产品是2C的还是2B的。当我们作为集成者接触到很多智慧养老产品厂商的时候,我们发现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并不清楚。大家总觉得2C有一个非常大的想像空间,但是它产品的特性往往导致它其实不适合2C。


现在基本上智慧养老的产品都会有相应的APP,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对这个APP寄予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。他觉得APP肯定是黏性越高越好,大家对移动互联网的感觉是这样的,所以他就想到智慧养老这边是不是也是这样。



其实我们说智慧养老现在就在我们身边。现在用得比较多的,凡是涉及到硬件设备、传感器的,往往是安全看护、一键呼救、健康监测、可穿戴设备等等,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智慧养老更多的是从上往下。什么意思呢?从线上往线下在慢慢渗透。但是所谓成功的“+互联网”,就是说在传统的养老服务里面加上这种智慧的元素,加上互联网的这种助力,这样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少。


我们有时候跟地方政府或者跟一个养老服务机构在开始沟通的时候,感觉对方对智慧养老的认识有很多误区。首先他觉得智慧养老是万能的,觉得只要引进一个好的智慧养老集成商和一些产品,那大概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。所以呢,他们往往是有一个智慧万能的期望,我感觉是不正确的期望。



他们更愿望考虑概念性的东西,而不是真正能够落地,尤其是帮助我们所说的,或者帮助具体提供服务的人来解决问题的。他们更热衷于一些概念上的新。上面这两个就必然导致他们忽视体验。


这个体验不好,实际上是我们低估了融合。融合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说线上线下是融合,很多智慧养老的技术和方案,如果没有线下支撑,实际上形成不了完整的服务。但是形成这种完整的服务是需要整合、需要融合,需要有相应的机构,有这样的专长来做这件事情。但是这一点,我们感觉现在整个智慧养老产业领域里面还没有被足够多的认识到。



我们在江苏那边有时候会直接与社区、与很基层的政府在打交道,在帮着他们做。他们经常会说这个公司,这个产品好,等我们拿来一看,我就跟他说这个产品首先成熟度远远不够。很多产品设计的时候,其实它的用户价值本身就并不明显,就导致老人也不愿意用,有的时候甚至他的子女也不愿意用。


还有一类是如果不是政府买单,我找不到这个产品买单的人,其实现在很多可穿戴式的设备都是这样的境地。严格说起来,你有买单的人,一定是有人看到这个产品对他有什么特别的价值。那么有可能是我这里面出来的数据对我有什么特别的价值,比如说你一个智慧养老产品出来的数据对保险公司很有用,那保险公司可能就说我来买,我来发,让大家来用。或者一个医疗机构,一个医院等等都有可能是这样的,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实际上是没有这样的商业逻辑。


有智慧养老产品能够独立,甚至说我不依赖于线下,我自己在线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商业的闭环吗?现在有,尤其是在国外,现在已经开始有一些产品。



以色列有一家公司做陪伴机器人,它的功能跟我们想象的机器人不太一样,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。一个是老人通过语音告诉机器人,实现与子女通话;二是监测家里的老人并有提醒和子女通报的功能。整个过程里面,是不需要任何线下的辅助,所以这个是纯线上针对老人的应用。但是现在很遗憾的是目前在国内那样的东西没有。


我们总结出来智慧养老落地的几个关键原则。说起来基本上都是常识,但是你真正如果把这些都给做下来的话,其实还是蛮有益处的。



比如腕表,你只给人家发一些告警的信息,但是并不解决人家具体的问题。尤其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子女,大家都很忙的时候。我们都希望万一有什么意外,老人的问题身边有人来帮他解决。而不是说你给我提供一个随时可以关注老人的途径,但是老人真出了问题,我还得自己想办法来解决。所以我认为对子女需求理解上的一个偏差,就导致他相应的服务链条的设计也都跟现实不吻合,所以他没有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。


很多做智慧养老的人,把期望寄托在子女支付。中国跟西方一个最大的差异,我觉得在养老里面,尤其在老人和子女关系里面,西方是没有中间道德的压力。现在在国内把你的赌注押在道德压力上,我觉得是不太靠谱的。所以,这个APP的黏性不是越多越好,你要适当。他想查的时候可以查到,可以看到。



目前我们看到,失败的智慧养老项目很多都是线下支撑没有。其实你的适老化有的时候可以靠线下的服务来弥补的,但是线下的服务没有,基本上这个事情死路一条了。